上篇《不战不和》里面咱们说到,德军重新发起进攻,占领了大片俄罗斯领土后,把修改后的合约条款发给布尔什维克。
拿到霍夫曼的新条款后,布尔什维克立即召集中央委员会讨论。列宁同志以辞职相威胁要求大家接受这个条约,说尽管新的条款更加严厉,但是至少能让布尔什维克继续掌握政权。列宁同志警告他们说:“现在的问题是签署和平条约,还是在三周以后签署苏维埃政府的死刑判决书。”
托洛茨基同志觉得问题没有那么严重,但是不愿意列宁同志辞职,就投了弃权票。布哈林同志一如既往地继续坚持他原来的意见,跟三位“左翼共产主义者”一起投了反对票。
不过列宁同志还是拿到了他需要的票数七票,然后带着决议前往陶里达宫,提交给苏维埃代表大会审议。根据1月份起草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章程,外交条约必须获得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批准。
在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左翼社会革命党代表疯狂攻击列宁同志,高呼“打倒叛徒!”、“犹大!”、“德国间谍!”而列宁同志平静对待,问他们是否相信“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上布满了玫瑰”?
列宁同志说俄罗斯别无选择,只能“签署这个可耻的和平协议来拯救世界革命”。与世界革命这个大目标相比,让俄罗斯为《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付出点儿牺牲,代价微不足道。
最后经过多日的争论,在列宁同志坚持危机时刻要对党绝对忠诚后,同志们才勉强接受条约,最终他的动议以116票支持,85票反对,26票弃权获得通过。1918年2月24日凌晨4点30分,列宁同志亲自给德国人发电报,说俄罗斯同意接受德国的新条件。
德军并未停止前进的步伐,除了占领明斯克(Минск)和普斯科夫攻入白俄罗斯外,3月1日德军开进基辅(Киев)。霍夫曼与乌克兰拉达达成协议,安排把急需的乌克兰粮食运往德国、奥匈帝国和土耳其。3月2日,德国飞机甚至向彼得格勒投掷了炸弹,吓得布尔什维克赶紧安排迁都莫斯科。
接受了德国人的条件,布尔什维克会派哪一位同志出面,代表俄罗斯在这个注定要被俄罗斯人民视为国耻的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呢?越飞同志往后躲,外交人民委员托洛茨基同志果断辞职,索柯里尼柯夫同志提名季诺维也夫同志,季诺维也夫同志提名索柯里尼柯夫同志。
最后大家同意季诺维也夫同志的意见,1918年3月3日索柯里尼柯夫同志代表布尔什维克,签署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
这个和平条约除了要求“俄罗斯军队全部复员”之外,德国人还坚持“俄罗斯军队和赤卫队必须全部撤出”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波罗的海的奥兰群岛和乌克兰。同时在土耳其人的坚持下,俄罗斯军队和赤卫队也必须撤出“高加索地区的阿尔达汉(Ardahan)、卡尔斯(Kars)和巴统(ბათუმი)地区”。
条约让俄罗斯失去了126万7千平方公里的国土,看起来似乎在2,000万平方公里的俄罗斯国土中占比不大,但这些地方是俄罗斯最富饶的欧洲部分。另一个数字就比较惊人了,这些土地上生活着6,200万人,占俄罗斯总人口的34%。
这些土地上还有俄罗斯农业产能的三分之一、工业产能的一半、钢铁和煤炭产量的四分之三、16,000个工业企业中的9,000个,以及糖产量的80%,俄罗斯奔着莫斯科公国方向大踏步前进。
尽管条约的第9条规定“不赔款”,但是第8条里面提到了“补偿”关押战俘的费用。德国俘虏的俄罗斯人,比俄罗斯俘虏的德国人多了好几百万,德国帮你们养了这么多人,你俄罗斯总要承担费用吧?
另外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的标配,不还得包括德国国民在俄罗斯境内的治外法权地位?你布尔什维克推行资产国有化没有问题,但是不能包括德国人的财产。
对了,布尔什维克还要承认乌克兰的拉达,俄罗斯的黑海舰队全部回到乌克兰的港口,“在那里扣押,直到全面和平或者解除武装。”
这个条约也太“丧权辱国”了,拿回到苏维埃代表大会,不但苏维埃里的孟什维克大力反对,连布尔什维克党内部也有人不满了。
还是列宁同志告诫布哈林同志和其他“左翼共产党人”,多读读历史,看看1807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为什么要同拿破仑签署《提尔西特和约》(Тильзитский мир)?不就是为俄国的最终胜利争取到了时间吗?
“让我们停止巴拉巴拉,开始认真工作。”列宁同志说。
最后3月8日,布尔什维克党第七届代表大会以30:12批准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同月18日再由苏维埃临时特别代表大会以784:261通过。
布尔什维克终于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那边德国人巩固条约的成果。
1918年4月初德军在芬兰南部登陆,13日德军与从北方推进过来的曼纳海姆的军队一起,攻陷了赫尔辛基,清除了布尔什维克在芬兰的最后据点。
在白俄罗斯前线,德国人占领了前俄罗斯军队总司令部所在地莫吉廖夫。
已经被条约分离出去的乌克兰成为一块肥肉,连屡战屡败的奥匈帝国都要过来分一杯羹,夺取了乌克兰北部的别尔季切夫(Бердичів),然后在德国的帮助下向南占领了敖德萨(Одеса)。
德国南部集团军占领了俄罗斯黑海造船厂所在的尼古拉耶夫(Миколаїв)和赫尔松(Херсон),然后侵入克里米亚半岛。 1918年5月1日,德国军队进入塞瓦斯托波尔(Севастополь)。
在乌克兰东部,德国先遣部队4月8日进军哈尔科夫(Харків),占领了拥有丰富煤矿资源和工厂的顿巴斯(Донбас)地区。5月8日德国军队抵达顿河河畔的罗斯托夫(Ростов),在那里他们跟顿河哥萨克和反布尔什维克的“志愿军”接上了头,侦察部队一直抵达伏尔加河(Волга)畔的察里津(Царицына)。
三个多月德国军队占领的俄罗斯领土比德国本土面积还大,霍夫曼在日记里洋洋得意地总结了这一阶段的军事行动:“托洛茨基的理论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趁着俄罗斯虚弱想要咬下一口肥肉的不止有德国人,奥斯曼土耳其也动手了。想想就在1916年和1917年,俄罗斯距离彻底打败夙敌土耳其有多近,而今形势完全逆转。
土耳其军队3月12日几乎是兵不血刃地收复了特拉布宗(Trabzon)、埃尔津詹(Erzincan)和埃尔祖鲁姆(Erzurum),让俄罗斯自打1916年以来的战果化为乌有。到了3月底4月初,奥斯曼帝国收复了开战以来损失的全部国土!
土耳其人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4月12日土耳其进军阿尔达汉省拿下巴统,4月25日土耳其的高加索军队在没有受到抵抗的情况下进军卡尔斯。两个月内,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恢复了1877年的边界!
而与此同时,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志愿军在北高加索地区重新集结。这支军队由两位前俄军总司令阿列克谢耶夫和科尔尼洛夫领导,手下几乎都是从沙皇军队中逃出来的军官,最开始的3,000人里,只有十几个是兵。
在这样一支全军官组成的军队中,低级军官只能去当兵,高级军官“降级使用”,少将指挥一个连的情况很常见,虽然这些过去沙皇的军官们很不满意。
跟有着坚定信仰统一领导的布尔什维克不一样,反对布尔什维克的“白军”中存在着各种分歧。对外战争是为俄罗斯而战,对内战争的目标是什么呢?拯救俄罗斯?怎么做才算是拯救俄罗斯呢?还有,要把俄罗斯“拯救”到什么程度呢?
二月革命后的俄罗斯乱七八糟,相比之下沙皇统治的时候却显得秩序井然,这就不免让这些前沙皇的军官们有些“怀旧”了,难道还要恢复到沙皇统治的时代?
两位总司令之间也有分歧,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的科尔尼洛夫,是二月革命后才晋升为将军的,深受下层军官爱戴。阿列克谢耶夫和其他高级将领很多是贵族,跟草根将军科尔尼洛夫的想法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肯定有所不同。
本来他们还想拉另一位前总司令布鲁西洛夫将军入伙,契卡也觉得这样一位贵族不加入“白军”说不过去,还预防性地把布鲁西洛夫抓了起来。但实际上布鲁西洛夫并不愿意加入白军,虽然从情感上布鲁西洛夫跟所谓的“白军”更亲近,但是他认为白军的事业注定要失败。白军想要的是恢复俄罗斯的荣光,会选择继续参加战争,而俄罗斯人民不惜一切代价地想要和平,“人民决定了俄罗斯的命运”。
此时的布尔什维克没有多少正规军,赤卫队堪称一群乌合之众,几乎没有什么有经验的军官,战斗力跟白军无法相比,人数上往往数倍于白军的情况下,方可一战。
对革命事业来说幸运的是,4月13日在围绕着叶卡捷琳诺达尔(Екатеринодара)展开的争夺战中,科尔尼洛夫在弯腰看地图的时候被炮弹炸死,随即安东·邓尼金成为志愿军新的司令。
面对国内国外的敌人,布尔什维克不得不放下脸面,请苏维埃俄罗斯的资本主义盟友伸一把援手。托洛茨基同志和列宁同志还请英国和美国跟日本打招呼,把符拉迪沃斯托克还给俄罗斯。
日本人哪儿能那么轻易地放弃到手的东西?
列宁同志说日本不也是协约国吗?你们协约国管不管管日本?好歹原来咱们还是盟国,怎么你日本人也占了我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再不还给我,我就不准捷克军团往前走了。
列宁同志这么一怒,却为布尔什维克引发了另一番危机,这番危机是什么呢?请看下篇《捷克军团》。
全部请见:
苏联往事 01 – 沙皇俄国 苏联往事 02 – 第一次革命
苏联往事 03 – 大战的考验 苏联往事 04 – 二月革命
苏联往事 07 – 和平、面包和土地 苏联往事 08 – 七月危机
Pingback: 苏联往事 39 – 国共合作 – 草根